維生素K又稱為「凝血維生素」,依照來源不同有三種結構:維生素K1、維生素K2、維生素K3。維生素K1存在綠葉裡,維生素K2由細菌合成,維生素K3為一合成維生素,效能高於維生素K1、K2。
功能
血液中含有「凝血脢元」等八種與凝血有關的蛋白質,形成這種結構需要充足的維生素K,維生素K可幫助凝血因子活化而產生凝血作用,以免傷口出血時間延長,造成身體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。
缺乏時,所產生的症狀
維生素K缺乏時,會延長血液凝固的時間,造成出血症狀,容易發生在皮下、腦神經組織、腹膜腔、消化道等組織,產生所謂的「低凝血脢元症」。人類腸道中的細菌可合成維生素K,當腸道功能正常,沒有不當的服用抗生素時,腸道合成的維生素約占半數,另一半則來自食物中,所以成人少有維生素K缺乏之情形,而剛出生的嬰兒則比較有可能會缺乏。
主要食物來源
綠色蔬菜、肝臟、全穀類。
*以上節錄於HERBALIFE today 10月號 N0.05/2006
*回到維生素
0 意見:
張貼留言